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

【香港】饒宗頤文化館 (歷史建築賞花遊)

【香港】饒宗頤文化館 (歷史建築賞花遊)
地址九龍青山道800
網頁:www.jtia.hk
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8時至下午10
展館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 (下區展覽館逢星期一休館)
參觀費用:免費

【前往方法:港鐵美孚站B出口,朝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方向步行至中華電力變電站,登上行人天橋,依照指示牌,經青山道休憩公園,即達饒宗頤文化館,步行約10分鐘】文化館還有提供免費的穿梭巴士服務。

饒宗頤文化館坐落在荔枝角美孚新村對開的一個小山頭上,是香港「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」的首批保育項目,亦是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。館址所在地有逾百年歷史,昔日曾經是清政府的海關分廠、華工屯舍、檢疫站、監獄、傳染病醫院及精神復康院,與香港歷史和社會的轉變有著密切的關係,在建築價值和歷史價值上擁有其獨特地位。饒宗頤文化館以當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之名命名,以「文化傳承」為宗旨,透過舉辦多元化的活動,包括導覽、主題展覽、表演藝術、節慶活動、週末市集、講座、工作坊等活動,讓參觀者體驗獨特的香港文化。饒宗頤文化館分上、中、下三個區域,上區設「翠雅山房」青年旅舍 共五幢89間客房,可提供約180個宿位。中區及下區設有餐廳、咖啡室、茶室、禮品閣、展覽館、演藝廳、講堂、活動室、戶外園林。

饒宗頤文化館原址多年來歷盡變遷,遠在1887年清朝的九龍海關設立於此。1904年英國在此興建臨時華工居所,作為安置招募和販運來自華中及華北地區的華工在香港集合暫住,等待離港出洋到南非當金礦礦工,俗稱「賣豬仔」。1910年屯舍一度改為控制疫症蔓延的隔離站,直到1920年代又改為「荔枝角監獄」。1931年加建中區和上區,設立香港的首個低設防女子監獄。1938年荔枝角監獄修建成為「荔枝角傳染病院」,專門負責醫治麻風病人,1948年改名為「荔枝角醫院」成為天花、白喉、霍亂等疫病的隔離所,亦過渡成為精神病院。荔枝角醫院經歷半世紀後,至2000年由醫院管理局成立一所長期護理院「荔康居」到2004年關閉,直至2009年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,交由香港政府文物保育辦事處作為《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》中的首批活化項目。



天光雲影荷花池 (位於下區)
藝術館及保育館中央露天位置的荷花池,名為「天光雲影」,寓意透過水池映照天空的彩雲及周圍的樹林,盼給予參觀者一個寧靜的感覺

 
「饒宗頤銅像」 (位於下區)
他是一位蜚聲國際的漢學家,在中國研究、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成就非凡

下區沿路步行到中區,大家亦可搭乘升降機前往中區
山坡上的「宮粉羊蹄甲」正在盛開,它又稱蘭花木、印度櫻花、南洋櫻花、馬蹄豆、白花羊紫荊;中國大陸稱為洋紫荊,港澳稱為宮粉羊蹄甲。原產於中國南部、印度及馬來半島。羊蹄甲於每年3月至5月落葉後開花,花有5枚粉紅色的花瓣,其中1枚有深紅色條紋。不少人誤將此花與洋紫荊混淆,兩者的主要分別在於後者花型較大,而且不會結出種子。









手作市集 (114, 28; 225; 311, 25 11am-6pm舉行)








上區設「翠雅山房」青年旅舍 共五幢89間客房,可提供約180個宿位




由上區沿階梯下坡到下區欣賞各展覽館

「保育館」 (位於下區)
位於保育館內的常設展覽《百年使命》透過文字、歷史圖片、人物專訪、影片及互動資訊,介紹文化館館址的歷史演變,闡釋其歷史意義,同時也讓大眾認識這個活化保育項目








藝術館 (位於下區)
展出國學大師饒公約60件珍貴墨寶畫作、學術著作及詩詞集等,市民可近距離接觸饒公由最早期至今的不同作品




「與禮同行」禮文化展覽
展期:201816 422日(星期一至星期日)
時間:上午10 下午6
地點:饒宗頤文化館 下區藝術館 (展室23)










饒宗頤文化館分上、中、下三個區域,上區設「翠雅山房」青年旅舍 共五幢89間客房中區及下區設有餐廳、咖啡室、茶室、禮品閣、展覽館、演藝廳、講堂、活動室、戶外園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